根據《CNBC》報導,繪圖晶片大廠輝達周一 (22 日) 宣布,將投資高達 1,000 億美元於人工智慧 (AI) 公司 OpenAI,用於建置以輝達 AI 處理器為核心的龐大資料中心。此舉凸顯雙方在 AI 浪潮中的緊密合作關係,也展現 AI 基礎建設競賽正加速升溫。
根據雙方說明,OpenAI 計畫部署需耗用 10GW(Gigawatt, 百萬瓩) 電力的輝達系統,等同於今年輝達預計出貨的 4 百萬至 5 百萬顆圖形處理器 (GPU),數量為去年的兩倍。
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接受《CNBC》專訪時直言,這是一項「巨大的計畫」。OpenAI 執行長阿特曼 (Sam Altman) 則強調,公司必須同時兼顧 AI 研究、市場產品,以及前所未有的基礎設施挑戰。
消息帶動輝達 (NVDA.US) 股價周一盤中勁揚近 4%,市值一度達到 4.5 兆美元,截稿前上漲 3.82%,每股暫報 183.43 美元。
資料中心投資龐大 輝達為首選供應商
黃仁勳形容,這項合作「規模空前」,顯示 OpenAI 對輝達技術的依賴程度。市場觀察人士也指出,這筆投資本質上是「輝達投資 OpenAI,再由 OpenAI 回過頭把資金花在輝達」,對黃仁勳而言形成「良性循環」。
阿特曼受訪時表示,OpenAI 目前每周活躍使用人數已達 7 億,需求不斷增加。他強調:「未來幾個月大家應該對我們抱持高度期待。」
依據雙方協議,這筆 1,000 億美元投資將隨著基礎設施建置逐步到位,輝達將成為 OpenAI 的「首選」晶片與網路設備供應商。首階段計畫預計在 2026 年下半年啟用,搭載輝達下一代「Vera Rubin」系統。
輝達先前估算,建置 1GW 資料中心容量需花費約 500 億至 600 億美元,其中約 350 億美元將用於輝達晶片與系統。以此推算,OpenAI 所需的 10GW 容量,投資金額確實高達數千億美元。
投資版圖擴張 AI 生態布局深化
這筆投資也呼應 OpenAI 在最新二級市場估值達 5,000 億美元的規模。OpenAI 早期投資人包括微軟 (MSFT.US) 、軟銀(SoftBank) 與 Thrive Capital。阿特曼表示,輝達與微軟雖是公司「最關鍵的合作夥伴」,但屬於「被動投資者」,並非主導角色。
此次合作也將與 OpenAI 既有的基礎設施夥伴——微軟 Azure 雲端、甲骨文 (ORCL.US) 、軟銀及 Stargate 計畫——形成互補。黃仁勳強調,這項投資是「額外加碼,不影響已宣布的協議與財務承諾」。
近來輝達積極擴張投資版圖。上周,輝達宣布以 50 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(INTC.US) ,並合作開發 AI 處理器;同時投資近 7 億美元於英國資料中心新創 Nscale;更砸下逾 9 億美元,挖角 AI 新創 Enfabrica 的 CEO Rochan Sankar 與核心團隊,並取得相關技術授權。
市場分析認為,輝達此舉不僅強化其在 AI 基礎建設中的主導地位,也進一步鞏固了作為全球 AI 算力「供應心臟」的角色。
(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; OTC市場股票除外,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。)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