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彭博》周一 (22 日) 報導,美國總統川普延續移民政策強硬立場,繼第二任期大幅強化遣返措施後,近期將矛頭轉向以外籍專業人士為主的 H-1B 簽證計畫。自 9 月 21 日起,新申請案件需繳交高達 10 萬美元的費用,遠高於過去僅數百美元的水準,引發科技與學術界強烈關注。
H-1B 簽證於 1990 年設立,為美國僱主提供管道引進具專業學位的外籍人才,填補國內勞動力缺口。該制度主要由科技業仰賴,去年「電腦相關」職缺占所有 H-1B 核准數的 65%,申請人必須至少具備學士學位。簽證有效期最長六年,若雇主已為員工申請綠卡,則可無限延長。
費用暴增改革啟動
過去,僱主為 H-1B 申請支付的費用包含 215 美元登記費,以及部分附加費用,用於調查欺詐和培訓本地勞工。川普政府的新規將新申請直接拉高至 10 萬美元,並適用於 2026 財年的抽籤。先前已核發的簽證或 9 月 21 日前送件的案件則不受影響。川普形容這項舉措是「改革的第一步」,目的是抑制濫用並保障美國勞工。
受影響族群與企業
H-1B 簽證持有人主要集中於科技巨頭,包括亞馬遜 (AMZN.US) 、微軟 (MSFT.US) 、Meta(META.US) 及蘋果 (AAPL.US) ,同時大學與醫院也依賴這些簽證聘請講師與研究人員。2024 財年核准數據顯示,印度籍申請人占比高達 71%,中國籍則占 12%,兩國合計超過八成。對許多在美國就讀的國際研究生來說,H-1B 更是留在美國工作的主要途徑。
後續改革規畫
川普政府還計畫要求勞工部展開規則制定程序,調高 H-1B 勞工的薪資標準,以避免雇主利用外籍員工壓低美國本地薪資。國土安全部則已釋出訊號,將研議取消隨機抽籤,改以薪資與技能高低作為優先分配標準。川普第一任期就曾推動類似改革,但因程序瑕疵遭聯邦法院擋下。
正反意見交鋒
支持者認為,H-1B 簽證數額長期不足,導致美國難以填補專業缺口。多項研究顯示,H-1B 人才的專利申請數高於同儕,能提升新創企業獲得資金與取得專利的機率,並在生產力提升下壓低消費者成本。
反對者則批評該制度損害美國本土專業勞工的就業機會。川普的部分傳統支持者在社群平台 X 上大力抨擊簽證政策過度依賴外籍人才。去年底,極右派意見領袖 Laura Loomer 批評川普任命印度裔創投家 Sriram Krishnan 擔任 AI 顧問,點燃激烈爭論。特斯拉 (TSLA.US) 執行長馬斯克則在 X 上公開力挺合法移民,直言美國存在「人才極度短缺」。川普最終也在爭議中回應,強調自己「一直支持 H-1B 簽證,並多次使用過」。
歷史背景與制度演變
拜登政府在 2024 年曾大幅改革 H-1B 抽籤制度,試圖抑制企業合謀以多重登記方式提升中籤率。該改革導致登記數量驟減,但有效申請仍遠超過每年僅 8.5 萬個簽證名額。當時移民局同時加強稽查,要求雇主配合實地訪查,以確保簽證用途符合規定。
如今川普政府大幅拉高費用,被視為繼遣返政策後另一個移民改革重點。隨著企業與華爾街分析師紛紛示警「此舉恐造成科技人才加速外流、研發中心外移甚至推動 AI 取代人力」,這項政策仍充滿爭議,未來能否真正落實及帶來何種影響,還有待觀察。
(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; OTC市場股票除外,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。)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