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《金融時報》報導,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 (0981-HK)(688981-CN) 正在測試國內首台自製浸潤式深紫外線 (DUV) 顯影器,該設備由上海宇量昇科技有限公司開發,與華為旗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新凱來(SiCarrier)有關聯。
美國科技媒體 Tom"s Hardware 稍後的分析指出,若《金融時報》描述準確,宇量昇正在測試的浸潤式 DUV 系統,類似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(ASML.US) 在 2008 年推出的 Twinscan NXT 1950i。
該設備主要針對 28 奈米製程設計,但透過多重曝光技術可用於 7 奈米甚至 5 奈米晶片生產。其中大部分零組件已可在中國國內採購,但仍有部分零件需要進口。宇量昇正積極將整個供應鏈本土化,一旦達成將讓中國在這個領域擺脫美歐出口管制影響。
伯恩斯坦半導體分析師 Lin Qingyuan 表示:「成功的話將是中國企業重要一步,可以此為基礎發展更先進設備。但要讓原型機投入量產並與艾司摩爾競爭,還需要數年時間。」
Tom"s Hardware 指出,雖然理論上 NXT 1950i 可用於製造 7 奈米和 5 奈米晶片,但艾司摩爾已為此類製程開發了領先數代的 NXT 2000i 設備。
《金融時報》報導,以中芯國際為首的中國晶片製造商正尋求在 2026 年將產能增加兩倍。大部分產能增長仍將使用先前囤積的艾司摩爾 DUV 設備,而國產設備預計最早 2027 年開始量產。
(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; OTC市場股票除外,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。)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