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路透》報導,中國商務部周五 (14 日) 批評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 (Vincent Karremans) 日前為接管安世半導體 (Nexperia) 辯護的言論,正值荷蘭高層官員即將赴北京討論爭端之際,使雙方緊張情勢升溫。
《衛報》本周四刊出的訪問中,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表示,對荷蘭 9 月 30 日決定接管位於荷蘭、由中國企業聞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導體並不後悔。該公司生產大量汽車與電子產品用晶片。荷蘭當局當時以技術外流疑慮為由,將此案視為國家安全問題而採取行動。
在接管行動後,中國隨即對安世半導體在中國生產的產品祭出出口限制,衝擊從德國到日本的汽車業供應鏈。中國商務部周五在一份篇幅較長的聲明中表示,對卡雷曼斯的言論「極度失望並強烈不滿」,並列出對荷蘭政府多項不滿指控。
聲明指出:「正是荷方對一家全資私人企業 99% 股權的『不當干預』,如同向平靜水面投下一顆石頭,引發巨大漣漪,才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動盪與破壞的真正來源。」荷蘭經濟部對此不予置評。
這份聲明被視為迄今最明確的跡象,顯示北京對這場同時涉及地緣政治與企業管控的爭議採取強硬立場,而這起事件也持續動搖中荷關係。安世半導體在荷蘭生產大量晶片,但其中約 70% 需送往中國封裝。
荷蘭經濟部的高層代表團預計數日內抵達北京,試圖尋求折衷方案。外界推測,此行將與中國商務部官員會談。中國方面近期要求荷蘭政府撤銷接管決定,並呼籲其他歐洲聯盟國家施壓荷蘭政府作出讓步。
談判議題預計包括:安世半導體荷蘭公司拒絕將晶圓運往其中國組裝廠,以及荷蘭法院以管理不當為由,暫停該公司前執行長、聞泰科技創辦人張學政的職務等。
中國商務部表示,已透過核發民用晶片的出口豁免,協助紓緩供應鏈緊張,但仍警告供應鏈脆弱性依舊,因為「荷方未採取任何實質行動解決問題」。聲明更指控安世半導體荷蘭公司拒絕向中國買家出貨,甚至阻止中國晶圓代工廠向客戶供貨,進一步加劇汽車製造商面臨的風險,並將企業爭端升高為「系統性風險」。
聲明最後呼籲荷蘭政府此行應端出「具建設性的方案」,而非重申過往立場。中國商務部強調:「來北京的目的應該是解決問題,而不是製造新問題。」
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鉅亨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