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《彭博》周五 (14 日) 報導,蘋果 (AAPL.US) 與三星最新一代延展實境 (XR) 頭戴裝置同場競爭,試圖搶占仍然相對狹小的市場。儘管技術大幅進步,但高價格、笨重設計及軟體成熟度限制,讓 XR 尚未邁向主流。
在科技業展望中,未來的智慧眼鏡將能提供個人劇院、導航、人工智慧 (AI) 菜單翻譯、3D 回憶重現及虛擬多螢幕工作區。然而,2025 年的消費者仍需在不同類型裝置間做出取捨:外形日常、輕巧可戴出門的擴增實境 (AR) 眼鏡,如 Ray-Ban Meta(META.US) ;或是像蘋果 Vision Pro、Meta Quest 與三星 Galaxy XR 這類「臉上的電腦」。
蘋果執行長庫克坦言,Vision Pro「不是大眾市場產品」,主因要價 3,499 美元。三星的 Galaxy XR 價位約 1,800 美元,定位介於頂規蘋果與平價 Meta Quest 之間,但整體 XR 裝置仍屬小眾市場。
硬體:重量取向不同、體驗差異明顯
Galaxy XR 是首款採用 Google(GOOGL.US) Android XR 的頭顯,支援沉浸式 YouTube、Google Maps、Google Photos,以及 Gemini AI。三星將 Galaxy XR 打造成較輕的頭顯,使用硬式塑膠頭帶與後旋鈕調整,並附上額頭墊片供使用者調整配戴。
不過這種固定式設計在躺著或靠著使用時較不舒適。蘋果更新後的 Vision Pro 頭帶則加入厚實、可調的後腦與頭頂墊,能更舒服地長時間使用,但長時間佩戴仍會疲勞。
兩者皆採用高解析 Micro-OLED 面板,但 Vision Pro 具備 120Hz 更新率,Galaxy XR 則預設僅 72Hz,在穿透模式下更容易感受到延遲與模糊。音效方面,Vision Pro 的揚聲器較為飽滿,但兩者使用無線耳機體驗皆最佳。
Vision Pro 在裝感與零組件上更具高階感,頭帶與光封件可更換;Galaxy XR 若部件損壞,需整機維修。Galaxy XR 的一大優勢是保留部分周邊視野,使用者可低頭看手機或鍵盤;若需要沉浸,可加裝磁吸式遮光件。
操作:眼動追蹤與手勢追蹤差距仍明顯
兩款頭顯皆使用外接電池,並透過手勢操作。Vision Pro 的眼動追蹤搭配指尖捏合手勢,被認為是目前市場上最成熟的互動方式。
Galaxy XR 以手部追蹤為主,指向螢幕位置後捏合即可選取。雖可在設定中開啟眼動操作,但準確度不如蘋果;在昏暗環境中,三星的手勢辨識準確度也明顯下降。虛擬鍵盤的穩定度與輸入流暢度方面,Vision Pro 效果更佳。
軟體:visionOS 完整度更高 Android XR 仍在追趕
Android XR 的系統設計明顯借鑑蘋果 visionOS,包括浮動 App 格狀介面、窗口調整手勢,以及捏合手勢回到主畫面的方式。
兩者皆可將多個 App 窗口放置於空間中,自由調整距離與大小,並可呈現等身大照片或沉浸式背景。不過 visionOS 的介面運用光影、透明度與場景整合,使虛擬元素更貼近真實物件,整體觀感更自然。
Galaxy XR 的視覺細緻度與空間穩定性仍有差距,窗口偶爾會偏移,虛擬環境細節也不如蘋果豐富。三星的虛擬人物 (Persona) 較為卡通化,與 Vision Pro 的擬真化虛擬人像相比落差明顯。
在效能方面,Vision Pro 的 M5 晶片明顯領先 Galaxy XR 採用的 Snapdragon XR2+ Gen 2,帶來更加流暢的圖形與操作反應。
應用:三星強在內容、蘋果強在沉浸與穩定性
Galaxy XR 具備 YouTube、Netflix(NFLX.US) 、Google Maps 等 visionOS 尚未提供的原生 App,可播放 180 度與 360 度影片,也能透過 Maps 進行沉浸式城市俯瞰體驗。不過 Netflix 僅為平板版本放大,尚未完全針對混合實境優化。
兩款頭顯都能營造個人劇院般的觀影體驗,亮度、色彩與清晰度皆優於一般穿戴式顯示眼鏡。不過 Galaxy XR 缺乏「旅遊模式」,使得在交通工具上使用時虛擬視窗會隨車身移動而飄移。
Gemini AI 是 Galaxy XR 的亮點,可辨識使用者眼前的實體環境或螢幕內容,提供相關資訊、整理視窗或回答問題。但受限於頭顯體積,使用者不太可能在戶外使用,使 Gemini 的優勢受到侷限。
在生產力方面,Vision Pro 能無線連結 Mac,提供虛擬大螢幕。Galaxy XR 也支援類似功能,但僅限定 Galaxy Book 系列筆電,限制使用族群。
結論:兩者皆非大眾市場產品 XR 仍在過渡期
整體而言,Galaxy XR 以較低價格提供不錯的沉浸式體驗,並具備 Google 內容生態優勢,但硬體質感與操作成熟度仍有限,需要後續軟體更新補足。
Vision Pro 的整體體驗較為完整,visionOS 展現更成熟的空間運算願景,但其高價與有限的 App 生態,使其定位偏向科技早期使用者。報導指出,蘋果已將較便宜的下一代 Vision Pro 延後至 2027 年,讓公司將焦點轉向智慧眼鏡的開發。
對多數消費者而言,XR 頭戴裝置仍處於「過渡階段」,真正適合主流市場的輕量化智慧眼鏡尚未到來。
(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; OTC市場股票除外,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。)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鉅亨網